2025年6月是第24个全国“安全生产月”,主题是“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查找身边安全隐患”。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落实中国科学院科技安全工作部署和《工程热物理研究所2025年安全工作要点》,研究所在“安全生产月”期间部署开展了安全隐患排查、隐患辨识科普、消除隐患演练“三大行动”,各部门、各试验基地积极响应落实,取得扎实成效。
开展“安全隐患排查行动”。一是聚焦重点。6月6日,研究所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危化品和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聚焦危险化学品、特种设备和气瓶,细化排查项目53项,各部门、各试验基地联动,分级分类起底排查和整改安全隐患,全面更新了相关台账。基建与园区管理处加紧推进中关村园区电梯更新,会同大科学装置工程中心、综合处,组织各园区和试验基地开展在建工程项目防汛排查。“十二五”大装置项目开展HAZOP/FMEA/SIL等风险评估、专家现场检查评估,落实落细安全防护措施。二是全员参与。隐患排查覆盖所有部门和试验基地,并将外场纳入排查范围,鼓励全员参与,主动向所属部门、试验基地和研究所安全主管部门报告安全隐患。三是加强督导。6月13日,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安委会主任魏涌澎带队到大同试验基地检查调研,6月19日,安委办组织对毕节试验基地进行安全检查。通过开展“安全隐患排查行动”,及时消除了安全隐患,进一步压实了各级安全责任,推动安全工作在末端有效落实。
开展“隐患辨识科普行动”。一是明确标准。安委办整理《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汇编》,供所内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学习参考。二是营造氛围。开展安全生产月专题安全提示4期,制作主题展板2块,张贴海报21张、主题宣传标语4幅,通过电子屏、微信群展播安全科普宣传片8部。三是强化培训。6月24日-26日,综合处组织参加北京特种设备行业协会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培训,9人参训并取得考核合格证书。6月25日,教育处、综合处面向全所研究生和安全员,在廊坊和中关村同步组织专题安全教育培训,邀请过程工程研究所安保办主任董军作《科研院所安全风险辨识与管控》辅导报告,中国银行廊坊分行安保部副主任王运生、经理徐媛媛作反诈宣传培训,安全生产专家张文华作《让事故远离 让安全入心》警示教育报告。6月26日,综合处组织开展公车驾驶安全培训暨公车管理警示教育。6月27日,青岛试验基地开展危险化学品、特种设备、职业健康等实验室安全培训。四是注重融合。6月16日,轻型动力实验室第二党支部将支部大会开在“十四五”大装置项目建设现场,通过理论讲解和现场观摩,开展安全风险识别和预防措施教育培训。通过开展“隐患辨识科普行动”,进一步提升了研究所各级各类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能力。
开展“消除隐患演练行动”。一是电梯困人应急演练。6月30日,综合处联合物业公司和电梯维保单位,在中关村园区B楼开展电梯困人应急演练,各要素按照应急预案高效联动、密切配合,于30分钟内完成被困人员救援。二是危化品泄漏应急处置演练。大同试验基地开展液氮储罐泄漏应急处置演练,检验人员疏散及现场控制流程,以及应急装备运用熟练程度,提升了整体协作效能。三是防爆应急处置演练。中关村园区新增防爆毯和防爆围栏等安防器材,并于6月29日组织防爆应急处置演练。四是消防应急演练。连云港试验基地于6月10日开展微型消防站应急演练,廊坊试验基地于6月25日组织研究生灭火器实操演练,中关村园区于6月30日开展电动自行车火灾应急演练。五是防汛应急演练。上海试验基地组织全员实战化防台防汛应急演练,全流程检验预警、疏散、抢险抗险等处置能力。中关村园区于6月25日组织防汛应急桌面推演。通过开展“消除隐患演练行动”,进一步检验了应对突发情况各项准备,全面提升了研究所和试验基地应急处置能力。
魏涌澎赴大同基地检查调研
开展安全教育培训
开展“消除隐患演练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