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工程热物理所举办2025年度学术活动月系列活动暨第十六期研途热语研究生论坛

发布时间:2025-07-03 作者:任倩茹 来源:教育处

6月30日,工程热物理所举办2025年度学术活动月系列活动暨第十六期研途热语研究生论坛。论坛由教育处主办,研究所副所长隋军出席活动并致辞,教育处处长吕燕主持开幕仪式。论坛分为动力与能源两个专场,研究所及8家所外院校研究生积极参与,共计22个学术报告。还邀请了研究所聂超群、赵晓路、那永洁、王岳4位研究员和理化研究所的王晓东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的王增辉教授、怀柔实验室的高林研究员担任专家。

隋军首先介绍了研究所的相关情况,拥有的“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培养点和“能源动力”专业博士培养点,获得过中国科学院的各种奖教学金;研究所建立起了从研究生到青年科技人才的贯通式培养的范式,近年来培养的研究生中每年都有国家级人才涌现,三位一体的战略在研究所得到了贯彻执行。过去20年在老一辈的科学家的努力下,中国科技奋起直追,追赶国际科学前沿;未来20年,希望在座的研究生去勇攀科技高峰,承担中国科技发展的历史责任。最后,他祝愿今天报告的同学都有精彩的表现,为在场师生奉献一场学术大餐。

上午动力专场分别是来自工程热物理所的陈吉祥、王志亮、吴跃腾、袁航、张淼、张睿,以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陈翔宇、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的李玉涵、南京师范大学的楼超、江苏大学的姬广超、华北电力大学的沈军炜等研究生,分别围绕压缩空气储能、航空发动机、叶轮机械、涡轮设计、螺旋桨电推进、纳米薄膜、空间载荷热模型、蒸汽管道保温、超临界二氧化碳换热、多级泵流动特性、水轮机磨蚀预测等工程热物理及相关领域的关键技术与研究方向,作了各自的学术报告。经过与会专家评审,最终吴跃腾获得了一等奖,陈翔宇、袁航同学获得了二等奖,李玉涵等5人获得了三等奖。

下午能源专场分别是来自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的吕彦龙、杨时颖、赵明智、胡玉洁、刘策、汪志敏、赵睿、郑思奇,还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孙凯、大连理工大学的王天、上海理工大学的苏格毅,分别围绕可再生能源消纳、锂离子电池、CO捕集封存、太阳能制燃料、压缩二氧化碳储能、煤燃烧、湿空气透平循环、锂电池溶剂热解、激光散射粒径测量、金属泡沫孔隙尺度下油气分离、红土镍矿还原等领域做了报告。经过与会专家评审,最终杨时颖获得了一等奖,王天、赵明智、汪志敏获得了二等奖,刘策等4人获得了三等奖。

本次研究生论坛为研究所和兄弟院校的研究生提供了一座跨越学术藩篱的桥梁,为研究所与兄弟院校的研究生构建起了一个开放、包容的交流平台,以学术为媒,畅所欲言。主讲人与专家在交流提问中进行思想融合,拓宽学术视野。同时研究生论坛的成功举办,为参加的研究生带来一场思想盛宴,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创新思维的培育,相信在未来的科研道路上,这些宝贵的交流成果将持续发挥作用,激励每一位研究生勇攀学术高峰,为学术发展与社会进步贡献青春力量。

隋军致辞

论坛现场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