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热技术作为能源转型的关键支撑,在煤电灵活性改造、新能源消纳、工业供热与余热回收、光热发电、多能互补与能源系统优化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它不仅能够平抑新能源的波动,还能提供必要的电网调节服务,增强系统的灵活性和可靠性。储热技术凭借其长时、灵活、成本低、安全性高、寿命长等优势,已成为新能源领域实现高效、低碳、稳定运行的关键技术之一,在经济性、技术成熟度和环境适应性方面展现出显著的竞争力,特别在大规模能量调度和电网稳定性方面,储热技术提供了一种系统灵活性高、成本效益高、可靠性强的解决方案。
高温固体颗粒储热作为一种新型显热储热技术,具有低成本、宽温域、高储热密度、高可靠性、长寿命与易规模化等优势,在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课题“循环流化床锅炉深度灵活调峰技术与示范”的资助下,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循环流化床实验室团队提出流态化高温固体颗粒储放热技术,以廉价固体颗粒作为高温储热介质,基于循环床的强蓄热能力与分级流态化高效换热优势,提出了一种新型流态化高温固体颗粒储放热工艺及过程储放热方法,实现了高温固体颗粒的快速储放,验证了工艺的可行性,获得了固体颗粒输运调节机制,确定了典型工况下的最优气固质量比,阐明了换热器的流动阻力特性和温度响应规律,揭示了气固参数对储放热系统性能的影响规律,完成了高温固体颗粒储放热耦合循环流化床变负荷调节的系列实验研究。
近日,研究团队完成了MW级高温固体颗粒储热中试试验,验证了多种固体颗粒在高温下的流态化储热工艺,成功实现了高温固体颗粒的高效快速储热,获得了不同粒径固体颗粒的储热性能及影响规律,储热系统实现了48小时连续稳定运行,固体颗粒储热温域超过650℃。
以上研究基础将为流态化高温固体颗粒储放热关键技术研发、耦合煤电的系统集成和工程化应用提供关键支撑,为发展大容量、低成本、高效率、长寿命、高安全热能存储装备,推动一体化多场景应用,实现能源低碳转型提供强劲动力。
MW级中试平台
MW级高温固体颗粒储热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