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下午,在第41个教师节来临之际,研究所举办庆祝教师节联欢暨“立德树人、弘扬科学家精神、培养创新型人才”主题座谈会,此次活动也是国科大思政项目薪火相传系列活动。研究所所长陈海生、教育督导组聂超群、2025年“工热园丁奖”获得者、2024年—2025年年全体新任导师、以及师生代表共计60余人参加,活动由教育处处长吕燕主持。
在庆祝教师节联欢环节,爱心志愿者协会的同学通过诗朗诵赞扬了老师们默默耕耘、甘为人梯、无私奉献的精神。研究所团委的同学献唱《故湘,风》,借用毛主席的生平赞美了新时代教师心怀爱国之情、笃行报国之志。研究生党支部的同学合唱《送你一朵小红花》,通过歌声表达对导师们的感恩之情。研究生会的同学一曲《听导师的话》,表达出了同学们对导师最质朴的情感。最后全体同学合唱《感恩的心》,并为在场老师献上鲜花,感恩为自己耕耘心田,筑梦基石的恩师。
陈海生和聂超群为10位荣获2025年“我最喜爱的导师——工热园丁奖”的老师颁奖。经过全体研究生投票,本年度获此奖项的导师是:刘启斌、潘莹、马英群、卢新根、熊燕、胡斌、杜娟、王波、任强强、张挺。
联欢汇演之后,与会导师围绕“立德树人、弘扬科学家精神、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主题深入座谈交流。
陈海生代表研究所领导班子对全体导师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节日的问候。他首先对全体新任导师表示祝贺,祝贺他们成为一名兼顾科技研发和传承双重责任的科技工作者。同时也对获得2025年“工热园丁奖”的导师表示祝贺,感谢他们的辛勤付出和优秀的工作,学生的认可就是对导师的最高评价。最后也对在背后默默付出的分管教育工作的老师们表示由衷的感谢。他在讲话中指出,研究所的定位就为国家的能源动力领域提供创新思想、创新技术、创新人才。实现创新人才,教育工作至关重要,既是研究所的重要使命之一,也是每一位导师的重要任务之一。“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与“立德树人、弘扬科学家精神、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主题一一呼应。传道是教学生做人做事的道理,每一位导师在指导研究生的过程中首先要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将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教育教学和科研实践过程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他们服务国家、造福人民的责任感;授业是教授学生专业的知识,每一位导师都要一直保持科学家的好奇心、求知欲,要敢于挑战科技难题、勇闯科技创新的无人区,与世界最前沿的科技同步,同时将自己获得的最新的科技前沿知识传授给学生;解惑是启迪思想、塑造品德,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和人生导师。
与会导师发表培养研究生的体会,就以下三个方面达成共识。
一、立德树人,导师对学术理想的热爱、对人生价值的追求,会成为研究生成长的精神坐标。导师榜样的力量最终会内化为学生前行的动力,让他们在未来的学术生涯与人生道路上,始终以导师为镜,坚守初心,砥砺前行。二、弘扬科学家精神,爱国奉献是科学家精神的底色;勇攀高峰、敢为人先是科学家精神的标志;严谨求实、精益求精是科学家精神的立身之本。科学家们用实际行动践行着精神的真谛,要让科学家精神成为穿越时空的精神火炬。三、培养创新性人才,培养对象和环境的变化,要求导师打破思维桎梏、革新培养模式、因材施教,才能孕育出具备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的人才。
最后,教育督导组的聂超群分享了培养研究生的经验,他认为,导师首先要严格要求自己,无论是课堂上还是科研中。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次导师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科研没有标准答案,导师应从初期的“领航员”,过渡为并肩探索的“同行者”,最终成为提供支持的“守望者”。
活动现场
工热园丁奖颁奖
陈海生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