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先进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
2020 |
|
陈海生,徐玉杰,王亮,李文,左志涛,盛勇,朱阳历,张雪辉,纪律,林曦鹏,周学志,刘畅,胡珊,贺凤娟,付文秀 |
2020中科院杰出成就奖 |
2020 |
|
吕清刚、朱治平、朱建国等 |
中科院杰出成就奖 |
2018 |
|
朱俊强,徐纲,卢新根等 |
新型压气机设计方法 |
2016.12 |
省部级 |
卢新根、朱俊强、赵胜丰、张燕峰、阳诚武、韩戈 |
超临界空气储能系统(北京市发明专利奖) |
2017年2月 |
省部级 |
陈海生,谭春青,刘佳,张冬阳,徐玉杰 |
可再生原料CO2原位吸附强化制氢理论与方法(辽宁省科技进步奖) |
2017年2月 |
省部级 |
陈海生 |
先进纳米功能材料能量传递机理研究(黑龙江省科技进步奖) |
2016年8月 |
省部级 |
陈海生 |
先进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关键科学问题研究 |
2014年12月 |
北京市科学技术奖 |
陈海生、谭春青、徐玉杰、王亮、李文、左志涛、赵岩、盛勇、金翼、杨征、刘畅、许剑、丁玉龙、韩立、秦伟 |
我国城镇用能方式研究 |
2013 |
国家能源局软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
秦伟、韩江舟、李振中、方竹、许剑、李东、韩巍、谭春青、陈海生、张永军 |
适合中国风资源状况的系列化风轮叶片研究开发 |
2012 |
国家能源科技进步奖 |
赵晓路、徐宇、刘从庆、杨惠凡、荣晓敏、杨科、徐建中 |
生物质循环流化床直燃发电锅炉技术研发和示范 |
2012 |
国家能源科技进步奖 |
吕清刚、李诗媛、包绍麟、王东宇、彭益成、杨志豪、高鸣、洪波、矫维红、沈松根 |
极端条件下热质传递机理 |
2010 |
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奖 |
|
我国能源领域科技创新若干重大问题研究 |
2010 |
国家能源局软科学成果奖 |
|
高效洁净煤基甲醇联产电系统的开发和示范 |
2009 |
山东省科技进步奖 |
|
能源动力系统中的综合梯级利用和CO2控制原理与方法 |
2009 |
国家级自然科学奖 |
|
高效洁净煤制甲醇与联合循环集成系统的研发和示范 |
2009 |
国家级科技进步奖 |
|
440t/h(135MW) 超高压循环流化床锅炉 |
2008 |
济南市科学技术奖 |
|
叶轮机械气动正、反问题的求解与设计优化的研究 |
2002 |
国家级自然科学奖 |
|
200MW汽轮机通流部分优化设计及应用 |
2001 |
国家级科技进步奖 |
|
高炉煤气余压透平发电装置主机 |
1999 |
国家级科技进步奖 |
|
高温涡轮气冷叶片传热及瞬态实验技术研究 |
1998 |
国家级科技进步奖 |
|
酒泉钢铁公司一号高炉炉顶压差发电系统 |
1991 |
国家级科技进步奖 |
|
气膜冷却的基础理论和实验研究 |
1988 |
国家级自然科学奖 |
|
高性能双级和单级发展型烟气轮机的气动两相流研究与推广应用 |
1988 |
国家级科技进步奖 |
|
碳钢-水热管和换热器及其余热回收中的应用 |
1985 |
国家级科技进步奖 |
|
船用涡轮增压器CZ系列355母型机的研制 |
1985 |
国家级科技进步奖 |
|
首批能源基础与管理国家标准的制订与宣贯 |
1985 |
国家级科技进步奖 |
|
叶轮机械三元流动通用理论及其新发展 |
1982 |
国家级自然科学奖 |
|
金属板材延伸率激光测量装置 |
1992 |
国家发明奖 |
|
叶轮机械二维和三维跨声速流动正、反问题的研究 |
1993 |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