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所级教学 行稳致远——记2023年滨州基地暑期所级集中教学

发布时间:2023-08-04 作者:文/曾秒 杨建琦 图/曾秒 来源:教育处

  教学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一环,是为研究生进入科研实践打下良好基础不可或缺的一步。从2021年至今,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暑期所级集中教学已经走过了3个年头。为了持续提高教学质量,本次集中教学分别从导师培训、集中授课、基地参观三个方面着手,着力夯实即将回所研究生的专业知识,打通课程知识学习与科研实践的“鸿沟”,使其快速的转换角色,顺利地融入科研实践工作。 

  一、举办导师培训,提升授课水平

  为了持续提高研究所导师的授课水平,同时为集中教学预热,研究所于6月27日下午在D楼报告厅和6月29日下午在A楼报告厅举办了两场导师培训。分别邀请到来自中科院自动化所的宗成庆研究员做了题为《如何打造一门学生爱听的课》的报告,以及来自北京大学的陈江教授做了题为《PPT的品质与效率》的报告,两场报告从多个维度就如何提高授课质量给出了具体的指导意见。

  宗成庆研究员将一门课程的布局类比为一部电视剧,一门布局完整的课程具有以下属性:鲜明的主题、完整的故事、多人的合作、内容的科学性和真实性、台上台下交互性、实践和练习。他强调一定要在课前、课堂、课后做足功课。课前需要回顾上次课的情况,看看预留的问题是否解决、最新的进展是否补充;课堂上要“轻重”明确,重点突出,还要设置互动点以及融入思政教育;课后回顾课堂上学生的反应,记录课堂进度,从而修改课件。最后他认为教学是个良心活,要不忘初心,一诺千金;追求完美,永无止境;良心投入,问心无愧。

  陈江教授认为在各种教学技能之中,提升制作和运用PPT的效率、品质和能力,对于提升教学的质效、改善学生的学习体验和课程评价,是最直接、最具性价比的做法。对于校园、科研院所里常见的交流、报告、申请、答辩、宣讲等等活动,高品质的PPT也同样是重要的加分项,甚至会显著影响活动本身的成败。他将授课PPT分为基本正确、表述完整、清晰易懂、专业观感4个层次。如何达到第4层次,他又分别从线索、权重、美观、具象、流畅5个方面向大家传授了制作PPT的经验和工具。

  二、授课老师、滨州基地、教育督导组、教育处四方通力合作,为集中教学保驾护航

  1、授课老师不畏长途跋涉,精心授课

  本次集中教学从7月10日持续到7月29日,历时三周。共有来自8个实验室的18位老师开设了10门专业课,和来自全部12个实验室的研究生共计165人参与。

  集中教学期间教师教学风格迥异,学生获益匪浅。郑会龙老师丰富的知识储备和其慷慨激昂旁征博引的授课风格让学生们听得乐此不疲;陈林老师深厚扎实的基本功让学生们获益匪浅;李继超、阳诚武两位老师合上一门课,默契的配合和互为补充的内容使课程很受研究生欢迎,选课人数最多;蔡军、王小芳、朱建国三位老师合理的授课方式,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研究生消化吸收效果良好;田振玉和王海刚两位老师强强联合,教学沉稳、教态自然,授课真正做到了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周学志、朱阳历两位老师教案准备充分,课堂效率高,运用大量实例让研究生快速了解并掌握课程内容;龚建波、黄恩亮、郭磊三位老师教学认真,思路清晰,始终围绕教学目标,把握重点,突出难点;成克用、刘锋两位年轻老师语调亲切如潺潺流水般娓娓道来,课堂氛围轻松愉快,教学效果良好。

  在集中教学过程中,每一位老师都认真备课,不辞辛劳,不畏长途差旅,坚持往返奔波于北京与滨州之间,保证了每一门课程的顺利开展。

  2、教育处和滨州基地做好充分准备,给力保障

  本次集中教学由教育处牵头,滨州魏桥国科航空宇航学院大力支持与配合,从吃、住、行、学、娱等各个方面全方位保障研究生和老师们的需求。

  本次集中教学利用滨州魏桥国科高等技术研究院的教室、学生宿舍、接待中心、食堂、体育馆等场所。三号教学楼内三间大教室,设备一应俱全,室内宽敞明亮,条件丝毫不逊色于任何一所大学。经魏桥国科航空宇航学院的工作人员与魏桥国科高等技术研究院充分沟通,特将食堂二层单独开辟出来作为集中教学师生的专用食堂,且一日三餐均为自助;同时申请到了室内体育馆每周三、六免费开放,室外篮球场、网球场、操场每天免费开放。5号学生公寓内独立卫浴、书桌、衣柜、洗衣机、床垫床单、被子被罩等生活必需品应有尽有,研究生几乎可以领包入住。航空宇航学院的工作人员几乎每日都为往返于北京和滨州的老师及研究生安排车辆接送,使其交通得到了极大的保障。教育处和航空宇航学院保证每天都有人值班,随时随地解决教学期间出现的各种问题,让教师和研究生无后顾之忧。

  3、教育督导组尽职尽责,认真督导

  为了帮助授课教师提升授课质量,教育处特别邀请了研究所第三届督导组成员聂超群老师奔赴滨州进行现场教学督导。聂超群老师心怀对教学的敬畏,以高标准严要求对本次所级教学提出了建议。他认为做学问和教学性质上有所不同,前者是挖掘和诠释,后者是传播,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和气魄。研究所的老师科研实践经验丰富,在授课的过程中可做适当介绍,但不可以偏概全,还是应该以课程内容为主线,辅以经验实例,并增加与研究生之间的互动,方能提升教学效果。

  三、组织研究生参观研究所试验基地,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对课程知识的理解;深入了解研究所提升归属感

  为了拓展视野,激发研究生的科研兴趣和素养,提升研究生对研究所的归属感。集中教学期间教育处组织研究生于7月16日和7月29日分别参观了济南先进动力研究所和青岛轻型动力研究所。

  在济南先进动力研究所,项效镕老师和王宝瑞老师分别带领研究生参观并讲解了国家能源风电叶片(实验)中心和新技术实验室的试验台。两位老师热情洋溢地给研究生介绍了整个试验台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耐心细致的给研究生逐一介绍重要实验设施,不畏酷暑带着研究生实地参观室内外实验设备。参观学习过程中,研究生对两位老师讲述的内容充满兴趣,不断提问,两位老师也不厌其烦地一一深入解答。通过不断的交流,激发了研究生对科研的兴趣和热情,深化了对设备和实验原理的认识。

  在青岛轻型动力研究所,金光钊老师带领研究生参观了轻型动力实验室的试验台。金老师向研究生详细介绍了由研究所自主设计研发的航空发动机是怎样一步步从设计图纸、到试验样机、到成熟型号、到批量化生产。看着眼前只能在屏幕上看到的实物,研究生的内心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和鼓舞,立志入所以后,做研究真问题、解决真问题的“主力军”;做想干事、能干事、能干成事的“先锋官”;做不夸夸其谈、不沽名钓誉、不好高骛远、少说多做的“实干家”。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经过此次参观学习,研究生不仅学习到了很多专业知识,更感受到了研究所作为“国家队”研发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的使命和责任。科研的道路注定不是一帆风顺的,作为研究所科研任务的接班人,应常怀报国之志,无畏道阻且长,在科研的探索之路上逾山越海,勇攀科技之巅。

  结束语

  165名研究生、18位老师、20天的朝夕相处,研究所第三次暑期集中教学圆满地落下了帷幕。老师授课渐入佳境,研究生课程日益丰富,教学督导逐步规范,后勤保障稳步提升,所级教学行稳致远。

宗成庆研究员、陈江教授报告现场

老师授课现场

师生在滨州基地吃、住、行、娱

参观济南试验基地

参观青岛试验基地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