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由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主办的物理储能技术国际论坛在国家会议中心顺利召开。本次会议由国际储能技术与产业联盟、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热科学学报》、《工程热物理学报》、北京工业大学、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联合主办。本次会议作为物理储能技术的国际论坛,汇集国际上先进物理储能技术领域的科学家、工程师和其他专注于物理储能技术的相关人士开展交流,设储能前沿技术大会、储热技术论坛及飞轮技术论坛三个分论坛,旨在通过本次会议为与会者提供一个技术交流的平台,介绍国际物理储能技术领域的最新进展、传播最先进的研究成果、研讨物理储能技术未来的方向。
储能前沿技术大会在上午召开,会议由研究所陈海生研究员、中科院大连化物所李先锋研究员及华中科技大学蒋凯教授担任主席,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国际合作主管马艾迪及来自国内外高校、研究所及企业近400人通过线上及现场相结合的方式参加了本次会议。
会议开幕式由陈海生研究员主持并代表主办方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祝贺,并对参会人员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双碳战略为储能产业带来了跨越式发展的历史机遇,作为支撑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关键技术,储能技术受到了越来越密集的关注。其中,物理储能具有规模大、成本低、寿命长、环保等特点,具有广阔的应用领域和巨大的发展潜力。我国对物理储能的发展非常重视,科学技术部、国家能源局、中国科学院以及各级地方政府等均对物理储能的发展进行了重要部署,因此,物理储能技术与产业的研究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希望通过本次会议研讨,为大家提供一个充分交流的平台,加强各单位之间的紧密合作,联合攻关,有力推进我国在国际物理储能领域的发展。
随后,会议进入报告环节,来自英国伯明翰大学、中国科学院物理所、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所、华中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所、德州仪器、杭州协能科技公司等相关人员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做了精彩的学术报告,并与参会人员进行了热烈的交流讨论。
下午同时召开储热技术论坛及飞轮技术论坛,分别由研究所王亮研究员、北京工业大学吴玉庭教授和研究所戴兴建研究员担任分论坛主席,吴玉庭教授做题为《储热(冷)技术研发应用现状及发展路线》的报告时指出能源安全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储能技术在促进能源生产消费、开放共享、灵活交易、协同发展,推动能源革命和能源新业态发展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戴兴建研究员在会议中强调,飞轮储能是高频次、高效率、长寿命、低循环成本的分秒级大功率物理储能技术,针对数百千瓦-数十兆瓦、持久数秒-数分钟、频次十万次以上的电储能应用场景,是支撑分布式电力及微网,推动主体能源由化石能源向可再生能源更替的关键技术之一。
此外来自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西安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清华大学、北京泓慧国际能源技术发展有限公司等单位的代表做了二十余场精彩报告,来自国内外高校、研究所及企业近300人参加了分论坛并进行了深入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