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集中宣传展示2020年度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各项事业发展取得的丰硕成果,研究所于3月4日启动年度十件大事网络评选活动,得到了全所职工、学生的踊跃参与,共计440人次参加评选,结果如下:
1.“循环流化床技术研究集体”荣获2020年度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
循环流化床实验室面向国家能源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需求,以循环流化床技术为核心,开创循环流化床煤氮定向转化和温和气化新路径,突破重大系列关键技术,形成了超低NOx排放燃煤工业锅炉、大型循环流化床煤气炉、大型超高参数循环流化床等面向国民经济多个行业的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系统解决方案,在燃煤工业锅炉、煤制工业燃气与煤制合成氨、燃煤发电领域实现了技术示范与产业化应用,引领了煤燃烧与煤气化技术发展新方向,荣获2020年度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
2.成功研制国际首台100MW先进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关键部件,相关成果获北京市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国家可再生能源示范区示范项目100MW压缩空气储能系统自主完成宽负荷压缩机、高效紧凑式蓄热换热器和高负荷膨胀机等核心关键部件研制,系统建成后将成为全球最大、效率最高的先进压缩空气储能电站,是我国压缩空气储能领域的重要里程碑,推动我国先进压缩空气储能技术迈向新台阶。先进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相关研究成果获北京市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3.在院“率先行动”计划第一阶评估中获得优异成绩
研究所在我院“率先行动”计划第一阶段(即“十三五”规划)评估中,“先进轻型动力”列入我院率先行动计划“院重大标志性成果”并在重大突破方向获评优秀,“先进布局无人机”在重点培育方向获评优秀;保障措施“优化组织模式、集聚优势力量,提升重点任务竞争力”与改革举措“贯彻两融方针,灵活拓展资源,跨越成果转化死亡之谷”获评“院亮点举措”;成果转化工作列入“院重大改革举措”。
4.新原理对转冲压发动机实现慢车工况并获得国防科技创新特区重点项目立项
研究所自主创新的新原理高推重比发动机实现慢车工况,初步验证了新原理发动机的气动结构匹配特性,为下一步发动机性能试验奠定坚实基础;新原理宽速域发动机项目获得国家重点项目立项,该发动机集成自主创新的空气/富燃燃气双流路热力循环和低熵增激波增压对转冲压技术,将为水平起降高超音速临近空间飞行器提供动力技术解决方案。
5.高效低碳燃气轮机试验装置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初步设计概算获得批复
高效低碳燃气轮机试验装置是国家“十二五”规划重点建设的16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之一,是我国化石能源领域迄今为止唯一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项目实施将填补我国大功率燃气轮机基础设施空白,为燃气轮机基础理论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关键技术开发提供先进的试验平台。项目批复总投资266844万元,建设周期四年。各试验平台主体设备完成招标,连云港、上海两地配套工程建设全面展开。
6.35MW级燃气发生器试车达到设计转速
先进燃气轮机研发团队瞄准舰船燃机重大需求,立足国产,先后突破了单转子燃气发生器总体与结构、高效多级轴流压气机、环形燃烧室、高效多级轴流透平、控制系统等多项关键技术,历时五年完成了国内首款35MW燃气轮机单转子燃气发生器样机研制,经台架试车测试,样机达到了设计指标并实现满转速平稳运行,对于国家分布式能源及舰船动力装备自主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7.KY-8太阳能无人机获批转入第二阶段研制
完成KY-8太阳能无人机缩比样机方案设计,气动、能源、动力、飞控、结构、载荷、投放等关键技术攻关,研制了自由飞原理样机并完成多架次飞行试验,全面验证了气动和控制特性及起飞、投放等创新技术,满足各分系统技术指标要求,超额完成了第一阶段任务,成功获批转入第二阶段研制,目前已完成缩比样机详细设计,各分系统已进入生产阶段。
8.中国科学院煤炭清洁燃烧与气化工程实验室揭牌成立
研究所院工程实验室建设取得从零到一的突破,该工程实验室旨在围绕煤炭清洁燃烧与气化产业发展的迫切需求,充分发挥研究所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方面的深厚研发积累,凝聚产学研等各方优势力量,大力推进煤炭清洁燃烧与气化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为产业持续发展提供新动能。
9.燃烧科学实验系统完成电性件验收
燃烧科学实验系统完成了初样设计、初样电性件研制及其与实验柜控制器的联调联测,实现了关键设备的加断电控制及多工况下模拟测试验证,按期顺利交付验收,初样鉴定件已按计划投产,迈出了燃烧科学实验系统成功发射的重要一步。
10.成功举办徐院士八十华诞暨学术思想座谈会
12月23日,研究所举办徐建中院士八十华诞暨学术思想座谈会。徐建中院士在叶轮机械气动热力学、计算流体力学、多相流动、分布式能源系统、能源清洁高效利用等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为我国培养了能源领域的大批优秀人才。以此次活动继承与发扬以徐建中院士为代表的科学家精神,聚焦能源动力领域的国家需求和重大科学问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攻坚克难,开拓创新,携手开拓工程热物理领域新的发展与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