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介绍
王若尘,培养单位为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导师为马晓平研究员和张国鑫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飞行器设计。攻读博士期间,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学术论文8篇,其中SCI收录4篇,EI收录3篇,中文核心收录1篇。担任研究生党支部宣传委员,获得中国科学院院长优秀奖、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四维动力奖学金、年度奖学金、优秀新生奖学金、中国科学院大学三好学生、特优学生干部、党支部青年先锋等多项荣誉。
第二部分——科研介绍
谈到为何选择航空航天作为自己的专业,王若尘回忆起自己的小时候:“我爷爷是名退伍军人,也是一名军迷。在我小时候,爷爷就经常带着我看cctv-7军事频道,久而久之,我就对飞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刚上小学时,爷爷旅游回来给我带了一个厦门航空的飞机模型,我一直珍藏至今。后来,高考结束报考专业时,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航空航天专业。”
攻读博士期间,王若尘将飞行器设计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对有望进一步提高气动效率的协同射流技术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无人机实验室十分突出的优势之一就是将科研和工程紧密结合,为学生们提供了大量外场实践的机会。王若尘表示非常荣幸能够先后参与了实验室多款飞翼无人机的研制与试飞工作,这对他科研能力的提升大有裨益。
在外场的时候,王若尘表示除了学术,老师们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使他受益良多。外场的生活也教会了他很多“不一样的东西”。一是坚韧不拔的意志。外场的条件十分艰苦,试验团队在夏天顶着烈日、冬天冒着严寒开展各项试验在这样的环境下,团队成员靠着坚韧的意志力,披星戴月地努力工作,最终实现飞机的成功试飞。二是一丝不苟的态度。“作为总师,马老师常常挂在嘴边的话是‘细节决定成败’。马老师对细节的要求非常严格,每次试飞前他都会对重要的细节逐一核实。”王若尘说,“我还经常看见马老师亲自拿着扫帚将飞机边上的地板打扫得干干净净,怕灰尘粘在飞机表面增加飞行阻力。”马老师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给试飞任务打了一剂强心针。“这些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了航空人的使命和担当,就是以认真的态度、坚毅的意志和不懈的努力,为实现航空梦、强国梦不断奋斗。”王若尘非常感慨。
外场试飞团队合影
第二部分——经验分享
在我们当前的学习生活中,该如何顺利开展科研工作呢?王若尘认为,我们始终要保持求知和探索的态度,做到 “眼里有目标,心中有规划”。同时,他为我们分享了四条具体的建议:
第一,制定合理的科研计划与人生规划。王若尘认为,在进行每一阶段的科研工作时,都必须制定好下一阶段的科研目标,并在当前的工作中提前打好基础、做好准备。“前瞻性是科研人员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也是我对自己的一个要求。”王若尘说。除此之外,在充分了解自己的基础上做好职业规划也是十分必要的,王若尘补充道:“职业规划像指南针一样,时刻提醒我应该往哪一方向去努力,应该弥补自己哪方面的不足。
第二,积极主动地与导师进行沟通,及时汇报自己的科研进展,遇到问题及时求助导师。王若尘说,“只要和老师真诚地进行沟通,就可以建立起亲密的关系。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能够帮助我们更快地给自己制定明确的科研目标和计划,更快、更好地解决科研上的困难。”
第三,平衡科研与生活的关系。研究生生活充实而忙碌,但也需要适当的放松和娱乐,以保持身心健康。王若尘建议大家在专注科研的同时,多参加研究所举办的各类活动。劳逸结合,在提高科研能力的同时,也要提升自己生活的能力和幸福感。
合唱比赛队伍合影
第四,心中常怀“使命感”。“虽然‘使命感’听起来很遥远,但它在我的求学之路中时刻鞭策着我。”王若尘特别提到了自己最崇拜的科学家——“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不管条件多么艰苦,钱老始终肩负着一种将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前途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使命感。心怀使命,方能无畏前行。王若尘说:“哪怕是祖国航空航天事业中一颗小小的螺丝钉,只要心怀使命感,也能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也能大有可为。”
在未来,愿王若尘怀揣自己的梦想,继续保持一颗求学之心,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笃定前行,用奋斗谱写人生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