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仲夏风流甚美,凤仪大道胜友如云。7月15日至8月2日,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暑期所级集中教学活动如期圆满举行。今年是研究所举办暑期所级集中教学活动的第4年。共有来自7个实验室的20位授课老师开设了10门专业课,来自12个实验室的研究生共计141人参与。
本次教学活动以着力夯实即将回所研究生的专业知识为目标,旨在培养同学们的问题分析能力和工程应用素养,打通课程知识学习与科研实践的“鸿沟”,促进研究生由学生向科研的身份转换,为回所之后开展学习和科研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集中教学活动期间,教育处也开展了一系列思政教育活动以及趣味活动,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好评。
一、心守暖阳,静待花开
集中教学期间,教师教学风格迥异,教学过程由浅入深,教学方法灵活多样,让同学们积极思考,勇于发言,在主动探索中体验学习的乐趣。
张雪辉、刘语老师开设的《储能技术概论》课程,通过介绍了一个个典型的工程案例,让同学们了解不同形式大规模储能技术的工作原理以及典型储能系统集成方法。老师上课激情四射,充分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课堂氛围也很好,同学们受益匪浅。
陈林老师开设的《超临界热力系统中的关键基础问题研讨》课程,陈述了以超临界热力系统为核心的基本应用及热物理基础性内容。课堂上陈老师采用视频教学和学生研讨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并邀请Karim教授来给同学们作报告,提升了同学们对超临界热力系统问题分析与优化解决的综合能力,为后续学习和科研打下扎实基础。
成克用老师开设的《换热器原理与设计》课程内容丰富,同学们深入了解了换热器的基本知识、设计方法及思路等,为解决工业实践中遇到的换热器实际问题提供了理论指导。
朱建国、欧阳子区老师在开设的《燃煤氮氧化物生成机理与先进控制技术和装备》课程上循循善诱,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教学设计和引导很到位,同时还让学生体会到理论与工程的联系。课程期间同学们情绪高涨,兴致勃勃。
王小芳、欧阳子区老师在开设的《流态化理论及其传热》课程上教学认真,思路清晰,始终围绕教学目标,把握重点,突出难点,注重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龚建波、黄恩亮、郭磊老师开设的《航空涡轮发动机总体设计》课程详细介绍了真实航空发动机总体设计过程,并注重与航空发动机型号研制的紧密对接,加强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将基本理论、工程设计、交流协作等贯穿于整个课程中,培养了学生航空发动机设计工作者的思维方式以及复杂问题分析的能力。
刘存喜、刘富强、杨金虎、王少林、刘舆帅老师开设的《航空发动机与燃气轮机燃烧室:新技术与实验》课程通过课堂讲授、课堂讨论、现场演示及动手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讲述航空发动机与燃气轮机的原理、燃烧室新技术与试验方法,并锻炼同学们的实践和动手能力,使同学们快速地将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的科研成果。
郑会龙、周洪、张谦老师开设的《巡飞系统智能化技术》课程融合军事理论、航空飞行器设计、人工智能等学科,启发同学们对巡飞系统领域知识的兴趣,为培养航空宇航推进系统专业人才奠定理论基础。
王海刚老师开设的《热物理过程先进检测技术与原理》课程介绍了多相流动过程基本的电学和光学测试理论和方法,课堂气氛活跃,让每一位同学都能够参与到课堂中。
刘锋老师开设的《多能互补分布式能源系统》课程内容丰富,引人入胜,鼓励学生积极讨论和解答问题,并在课余时间与同学们展开深入交流。
二、思想引领,走深走实
为加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的重要批示精神。暑期所级集中教学活动期间,教育处为每位研究生发放了《毛泽东诗词欣赏》,旨在引导同学们深刻学习并贯彻落实党的科学理论。
在每节课上课之前,同学们都会拿起毛泽东诗词进行朗读,并在课余时间自行组织读书研讨会分享读书心得,同学们受益匪浅,给学习和科研生活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三、奋发有为,跃动山海
为丰富同学们暑期教学期间的课余生活,教育处举办了一系列趣味活动。7月21日下午,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研究生会在廊坊基地7号楼633举办了《奥本海默》观影活动,该活动不仅促进同学们对科技发展与伦理道德的思考,还激发了同学们对科学研究的热情。7月28日下午,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生会还举办了DIY手工创作活动,旨在增强同学们之间动手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同学们踊跃参与,不仅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意转化为实物,还可以在制作过程中感受到手工艺的魅力和乐趣。
本次暑期所级集中教学虽然只有短短3周时间,但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此期间,同学们认真学习,努力钻研,课后积极参加各类活动,以饱满的姿态来迎接回所后的科研生活。
授课老师教学现场
思政教育及趣味活动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