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提高职工参与率,管理支撑分工会与能源动力、智能飞行、新技术、先进燃机、风电等分工会联合举办古北水镇团建活动,本次活动采取4天选择1天参与的形式,于6月28日、29日和7月5日、6日分别开展团建活动。清晨,微雨初歇。职工齐聚研究所门前,带着期待登上了前往密云古北水镇的巴士。车窗外,北京市区的楼宇渐次退去,取而代之的是燕山山脉的层峦叠翠。一场融合文化寻访与历史体验的工会之旅就此展开。
抵达古北水镇时,阳光穿透云层,蒸腾的水汽萦绕于青石板路上。这座在古村落基础上重建的北方水镇,既有司马小烧酒坊里飘散的传统酿酒醇香,也有永顺染坊高悬的蓝印花布在风中翻飞如画。职工们循着导游的讲解,触摸着从山西移建而来的古民居门楣上的百年雕花,仿佛听见了时光的细语。
在镖局旧址的露天温泉池边,几位年轻研究员脱下鞋袜体验“温泉泡脚”,疲乏在氤氲热气中消散;而老戏台前铿锵的河北梆子唱段,引得几位老同志轻声应和,手掌在膝头默默打着节拍。当雷阵雨突至,大家迅速避入茶楼,窗外雨打屋檐,屋内茶香袅袅,一场意外的雨反而成就了最诗意的中场休息。
午后雨势渐收,团队向西行进至司马台长城脚下。作为与古北水镇紧密相连的“长城之最”,司马台以险、密、奇著称。湿滑的石阶未能阻挡攀登的热情。 “小心台阶!”“拉住我的手!”这样的互助声在陡峭处不时响起。行至敌楼高处回望,雨后的长城如巨龙腾跃于群峰之间,镇远镖局的灰瓦屋顶在远处若隐若现。几位年轻职工挑战了最陡峭的城段,汗水浸透衣背却笑意飞扬。“不到长城非好汉”,登上烽火台后,看蓝天白云,壮美河山,真是一览众山小!
傍晚返程前,古镇华灯初上。灯光勾勒出亭台楼阁的轮廓,音乐喷泉在望京楼前舞动水火,与司马台长城的剪影构成奇幻画卷。巴士启动时,许多人不舍地回望那片渐远的璀璨。一位研究员感慨:“上午看匠人织染布料,下午触摸长城砖石——这一天我们亲手触碰了中国文明的经纬。”
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身体力行的历史感知,更成为科研团队凝心聚力的纽带。当科技工作者走出实验室,在长城之巅极目远眺,在古镇檐下听雨品茶,中华文明的韧性与诗意,已悄然融入他们对科研之路的思考,如长城般坚定不移,似水乡般灵动创新,科研路上,我们既是行者,也是文明的续火人。